以案释法313 扶贫保险项目入刑案 馅饼定律告诉我们,在巨大的利益【诱】惑面前,不少人确实会产生难以抗拒的心理,毛病的根子在于人的贪念,贪念使人迷失心智,失去分辨能力。 一.案情简介 陈某经人介绍知道了有一个“扶贫保险”项目。项目称:只要交1800元会员费,就能成为扶贫对象,可获得60年的养老和医疗保险,半年后就有3万元的回报,后期可以拿2000万元的分红;另外,如发展下线一人,还可获得200-9...
以案释法313 冒充记者敲诈勒索入刑案 本罪必须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。如果行为人不具有这种目的,则不构成敲诈勒索罪。 一.案情简介 2021年1月份开始,王某通过政府投诉网站,或者其他媒体网站发布的信息,找出一些能够引起关注的内容,然后到实地查看、拍摄照片,再打电话给相关负责人,假冒媒体记者,要以曝光或者举报给上级部门相威胁,迫使相关单位或个人支付封口费等费用。10个月内,向某乡镇政府、企业...
以案释法312 保释捞人入刑案 刑事拘留是一种在案件侦办中,对嫌疑犯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Z由的强制方法,拘留期限最长为37日。 一.案情简介 去年9月,袁某的儿子因涉嫌网络犯罪被拘留,袁某很是着急,想花钱找人将其儿子保释出来。经人介绍,说是邱某能帮忙摆平此事,于是袁某找到邱某,邱某开价20万,帮忙捞人或缓刑,袁某同意,邱某提出要先拿5万给其运作,保释出来后,再给其它15万,袁某同意并先支付了5万...
以案释法311 所谓追赃挽损入刑案 警方认为,你可能以为骗子不学无术,其实他们个个都是很懂心理学的,每类电信Z骗的背后,都有心理学的秘密。 一.案情简介 这是1个骗上加骗的案子。顾某看到现在网络上骗钱的案子较多,脑子一转,给自己编造了一个“专业追赃挽损员”的身份,谎称可以帮助被骗人追回被骗资金。为此,其编造了工作证、身F证,以及所谓的帮他人追回被骗资金的聊天记录等,在网络上寻找遭遇电信网络Z骗的被...
以案释法310 租售微信号入刑案 当今社会,微信使用已经非常普遍,注册一个微信号,门槛也很低,如果有需要,短时间内就可以注册申请到。这么简单的一个事,为什么有人不去做,反而愿意出高价租用你的微信? 一.案情简介 去年5月,熊某与万某商定,以租用他人微信号的名义,骗取微信号出卖来牟利。二人就分工,万某负责骗取他人微信号,熊某负责出卖微信号。二人同年7月被抓,查获作案手机24部、电脑1部、电话卡7张。...
以案释法309 保姆殴打看护人入刑案 老年人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,法律不仅规定其在家庭中享有受赡养、扶养的权利,更是赋予其一些特殊的权益保障的。 一.案情简介 去年10月,通过家政公司介绍,孙某来到李某家中做保姆,照顾李某81岁的母亲。合约约定,先试工一周,满意再做长。谁知试工才5天,孙某就提出辞职不干了。孙某走后,李某发现其母亲身上有伤,遂将母亲送入Y院治疗。经法医鉴定,张某的损伤程度构成轻微伤。...
以案释法308 私下侦探入刑案 中国法律不承认由私人侦查人员或组织提供的证据,这些证据在法庭上是没有效力的。法律规定,侦查权只能由法定侦查机关行使。 一.案情简介 向某是一家名为“情踪”法律咨询公司的法定代表人,该公司经营范围主要是法律咨询。但从2019年5月开始,向某通过网络发布广告,称公司承接“侦探调查”“婚姻调查”等业务。招揽到生意后,安排毕某、黄某等人,采用卫星定位、跟Z拍摄、安装T拍等方...
以案释法307 推广涉诈APP入刑案 重要提醒:下载各类APP都应通过正规的官方网站, 对于那些点击链接、扫码直接下载的APP,一定要提高警惕,因为这很有可能是犯罪分子私自搭建的涉诈APP。 一.案情简介 去年2-7月,王某在明知他人在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情况下,为获取非法利益,仍帮助犯罪分子在微信群推广涉诈APP;同时还招募人员,采取收发红包的形式,一起推广涉诈APP,为此王某非法获利10万余...
以案释法306 倒卖医保药品入刑案 多项法律规定,参保人员不得利用医保卡倒卖药品,获得其他非法利益,否则,达到数额较大的,要以[诈]骗罪追究刑事责任。 一.案情简介 胡某利用其曾在某1院工作过的便利,通过他人伪造出院证明等,帮谢某等7人办理了慢X病医保卡。胡某则通过借用这些慢X病医保卡,在多家1院开取超过正常使用量的各类慢X病药,再将这些药贩卖给他人。仅一年半时间,胡某就套取了医保药品115万余元...
以案释法305 包庇丈夫入刑案 谢某得知其丈夫唐某办理了假驾证并使用后,对唐某的行为不予阻止;当唐某无证酒驾涉嫌危险驾驶罪被立案侦查后,又配合唐某隐瞒其没有机动车驾证的事实,向执法人员提供假虚证言,触犯了包庇罪。 一.案情简介 前些年,唐某化2000元,通过他人买了一本机动车驾证。这驾证原名是罗某,唐某贴上本人照片后,就以罗某身份驾驶机动车。这个作假行为4年未被发现,4年后的1天,唐某酒后驾车被查...